你是人间四月天的寓意-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真是林徽因给徐志摩的情诗吗?儿子说出了实情

桦树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一位年轻的学者轻轻的诵读着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毕,“您还记得这首诗吗”,学者望向对面的老人问道。

“我记得这首诗,是我母亲送给我的。”

对话中的老人是梁从诫,口中的“母亲”正是名动民国、至今仍影响着无数人的才女林徽因。晚年的梁从戒被诊断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行动思绪都木纳了很多,但当耳边响起熟悉的诗句时,还是能记起这首母亲写给他的诗。

这首脍炙人口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出自著名文学家、建筑家林徽因之手。内容真挚纯洁,意境优美欢快,再辅以秀雅的语言和纯熟的形式,韵律与词句俨然融为一体,意象华美但不给人雕饰之感,只有清新饱满的欢畅与喜悦之情。

无论从诗里的意象还是流露的感情都表明,这首诗是林徽因怀着对儿子的拳拳之爱和寄予他的希望而写的诗。

但这首诗曾一度被误认为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情诗,受到许多文青的追捧,将它比喻为形容爱情最美的诗句,但事实并非如此。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初发表于1934年4月5日民国文学杂志《学文》的第一卷第一期,这个时间距离徐志摩逝世已经3年了。

林徽因和徐志摩的这段故事说长也很长,说短也很短。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在杭州,祖父林孝恂为孙女起名为徽音。出自《诗经·大雅》中的诗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寓意孙女能养贞静之性,践贤德之行。

但是因为后来有一位写诗的男作家也叫林微音,报纸杂志在刊发他和林徽因的作品时,时常会混淆二人的名字,遂改为徽因。

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活跃的政客,与梁启超等人皆是好友,还担任过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她的叔叔是写下《与妻书》的林觉民。

林徽因从小就生长在这样的诗书世家,为了林家后人的教育,祖父林孝恂在杭州家中设立了家塾。家塾包括国学与新学两类,所以林徽因从小就接触学习国学,同时还接受新学的启蒙,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林徽因自然拥有着不同常人的慧质和悟性。

林徽因的家里还保留着父亲给她写过的这样一封信"徽儿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由此可见,天资聪颖的林徽因深得父亲喜爱。

林徽因12岁的时候进入了教会学校,那里采用的全是英文式的教学,接触的也是西方文化,正因为如此林徽因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1920年,林徽因的父亲被政府派到欧洲访问考察,林徽因也跟随着父亲一起去了欧洲游学,这一去就是一年半,这时的林徽因年仅16岁。

在海轮上,远处如丝绸般平滑的海面,微微荡起涟漪,像懵懂少女在轻声诉说心事,带着淡淡海腥味的清爽的、潮湿的海风吹到林徽因的头发上、脸上、身体上,一切的感觉都是这么新鲜、愉悦。

在两个月的航行后,父女二人到达了法国,又转道去了英国伦敦,林徽因随父游历了整个欧洲大陆。

喷洒着自由气息的巴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阿尔卑斯,挺立着意气昂扬姿态的罗马,拥有斯芬克斯般神秘气息的法兰克福,典雅迷人的欧洲让十六岁的林徽因直观的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但是除了游玩,林长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忙于工作,不是出席各种的会议,就是与各国人士见面,接待、拜访、演讲,每一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他能陪伴林徽因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所以林徽因大多时候都只能一个人在伦敦寓所里看书读报,虽然有书籍的陪伴,但十六岁的林徽因是第一次出国,离开了熟悉的亲人和朋友,远离故土,父亲又频繁外出,孤独和寂寞紧紧地包裹着她。

所幸,伦敦的秋雨总是下的缠绵又多情。

一日父亲外出回家,还带回了一个人,"徽因,快叫徐叔叔,你不是崇拜诗人吗,这可是我们国内鼎鼎有名的大诗人呢……"

"我叫徐志摩,幸会徽因小姐……"

面前这个高高的男人,戴着一幅金丝眼镜,镜框下的眼睛迸发着热切的光亮,温雅而又真挚。

就这样,林徽因寂寞阴郁的日子变得明亮了,随着二人的交谈,感情日渐深厚,徐志摩拜访林寓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目的也越来越明确。

壁炉里的火苗欢快的跳跃着,橘红的火焰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晴朗。徐志摩滔滔不绝地谈论着泰戈尔、普希金、莎士比亚,偶尔幽默谐趣的玩笑让林徽因脸颊上的笑窝荡起。

徐志摩发现,这个梳着黝黑发辫,身着淡雅长裙的小姑娘,不仅长相俊秀可爱,还有对事物有着超出她年龄的见识与理解。林徽因对艺术、文学的自然感觉,独到见解也常常能激发出他思维的灵感和火花。

从漫步康河的小道,沐浴伦敦慵懒的阳光,到谈论文豪雪莱,拜伦的作品,钟秀灵毓的林徽因让徐志摩看到了自己一直奉为信仰的:爱 自由 美,浪漫风趣的徐志摩让林徽因看到了自己一直等待的浪漫爱情。

无数次谈心中,两颗心越靠越近。

徐志摩出国留学,是因为他的父亲想让以后进入金融界,或许注定了他天生就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在与林徽因在一起的时候,他整天满脑子都是诗句,他说愿意以后做一辈子诗人,为她写一生一世的诗名。

这样的告白听起来实在太美,任何一个少女都难以拒绝这样的一个有才情,而又英俊的男子,然而这一切却让林徽因不知所措。

她欣赏徐志摩广博的见识,坦荡率真的性格,喜欢和他一起谈天论地。徐志摩也确实在这交流过程中舒展和升华了林徽因的精神世界。确实但这其中又欣赏、敬佩、感激和爱又各自占了多少成分呢?十六岁的林徽因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期待爱,但也分不清爱与不爱。

然而,徐志摩是有家室的人,若是要嫁给徐志摩也只能做妾,况且自己的母亲就是妾氏,其中所受的苦,林徽因心知肚明。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来自浙江嘉兴的小镇,父亲是个小商人,家庭也还算富裕,因为何雪媛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母不免有些溺爱,使其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不够机灵圆滑。何雪媛嫁入林家的首要任务就是传宗接代,弥补大太太叶氏过早病逝没有留下子嗣的遗憾。

奈何何雪媛的肚子不太争气,生下了一男二女也只有林徽因活了下来。在那个重男轻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何雪媛注定是得不到婆婆的喜爱。再加上她还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旧式妇女,性格有些娇纵不说,琴棋书画也是一窍不通,又不善操持家务,这样的媳妇自然也得不到博学多才的丈夫欢心。

在何雪媛31岁那年,丈夫迎娶了年轻貌美的程桂林为三太太,这位三太太肚子还挺争气,一连生了几个儿子,再加上程氏性格乖巧圆滑,这样一来,本就不受婆婆丈夫待见的何雪媛更是被排挤到了一边。

母女二人后来被迫搬到后院居住,父亲对母亲的冷漠甚至反感,母亲对父亲的抱怨让夹在中间的林徽因心里很不是滋味。欢声笑语总是属于前院的,而冷清寂寞总是笼罩着后院。

对母亲的爱和同情,对父亲的敬重与不满,复杂的情感在这颗幼小的心灵里交织着,也直接影响了林徽因对婚姻和人生的看法。

1937年4月18日,林徽因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篇小说,题目是《绣绣〈模影零篇四〉》。小说描写了一个很悲惨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和真实生活中的林徽因母亲十分相似,乖巧可爱的女孩绣绣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是一个懦弱无能,又狭隘多病的深闺怨妇,而父亲娶了小老婆生了儿子后,母亲与父亲整日争吵过没完。绣绣终日生活在这个没有温暖,也没有怜爱,矛盾和仇恨当中,渐渐生病而去。

"没有温情、没有爱怜、"或许这就是林徽因对父母婚姻的总结。

从1935年林徽因写给友人的信中,我们也可以窥见童年残缺的家庭生活给了她留下了多大的阴影"。

林徽因是幸运的人,尽管母亲不受喜欢,但她在林家的日子还算过的去,再加上她天生聪颖,深受父亲喜欢,但对于母亲的境遇,她却也能感同身受,这种矛盾环境下长大的她,自然能懂其中的微妙性。

更何况林徽因是一个接受了新思想教育的人,道德和思想都不允许她做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人,而母亲的遭遇更是让她不能接受小妾的命运。

她需要的一个完整的丈夫,能够给她足够的踏实与安全感的人,而这一切,都是要建立的徐志摩抛妻弃子的基础上才能换来。

显然,这一切都不是林徽因能做出的选择。

1921年秋天,林长民出国考察的时间结束,林徽因也随父亲回到了国内,而此时徐志摩仍留在国外求学,他或许还以为只要自己离婚了,就能和林徽因在一起了。

自从林徽因与徐志摩感情无疾而终后,梁思成便走进了林徽因的生活。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梁启超与林长民是好友,所以这二人自小便就认识了,两家父辈也是有意撮合,1922年,当时21岁的梁思成与18岁的林徽因在家人的有意撮合下,最终走到了一起。

相对于浪漫多情的徐志摩,忠厚稳重的梁思成更适合做丈夫,这是理性的林徽因深谙于心的。

后来徐志摩空难逝世,林徽因十分悲痛,伤心之余他给胡适写了这样一封信,信中清晰地提到了她与徐志摩的关系,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

后来林徽因自已也说到,当时在英国时她就已经决定了,她说自已绝不可能嫁给徐志摩,毕竟林徽因的思想和她的成长经历都不允许她这样做。

1933年8月,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出生了。1934年,林徽因提笔写下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欢快轻松的笔调下洋溢着一个母亲对孩子到来的喜悦和寄予的希望。

既然林徽因已经明确表明不可能与徐志摩在一起,又怎么可能在他死后三年,还去写一 首纪念他的情诗呢?非要说这是写给徐志摩的情诗未免过于牵强。

多年以后,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也清楚的记载过这件事,这首诗是在他出生后,由林徽因所作,当时是为了庆祝他的诞生,而这一切都是梁思成亲口所说。

拥有这样的父母是幸福的,他不要求 你要出人头地,也不要求你要有一番作为,只要让儿子按自己的方式活着,做自己的想做的事就好。

儿子梁从诫对母亲林徽因来说就是“暖、希望、爱",一个人在童年缺失的东西,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在往后的岁月里补偿回来,而林徽因正是如此。

可能正是由于自身童年的不幸福,林徽因想要加倍的给予儿子快乐和幸福。

或许这才是林徽因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初衷。

爱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当梁从诫老了,开始遗忘时,他仍然能清楚地记得这首母亲写给他的诗。

百度搜索桦树博客https://www.nonif.cn/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桦树博客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0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